工艺饰品

当前位置:   主页 > 工艺饰品

栗子坝乡传动装置轮轴式AXF090-L2-70-K7-14高防护行星减速机

发布时间:2024-04-28 17:27:19 发布用户:ymcdkj

-K7-14高防护行星减速机
按规程用圆周表面工作面的砂轮不宜使用侧面进行磨削,这种砂轮的径向强度较大,轴向强度很小,操作者用力过大时会造成砂轮破碎,甚至伤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应禁止这种行为。正面操作:在日常的使用中,许多操作者总习惯正对着砂轮进行操作,原因是这个方向上能用上劲,其实这种行为是砂轮机操作中应特别禁止的行为。按操作规程,使用砂轮机磨削工件时,操作者应站在金刚石砂轮的侧面,不得在砂轮的正面进行操作,以免砂轮出故障时,砂轮飞出或砂轮破碎飞出伤人。


行星减速机为什么会出现断轴其中的原因有哪些
1、在加速和减速的过程中,行星减速机输出轴所乘受瞬间的扭矩如果超过了其额定输出扭矩的2倍,并且这种加速和减速又过于频繁,那么 终也会使其断轴。考虑到这种情况出现的较少,故这里不再进一步介绍。
2、错误的选型致使所配行星减速机出力不够。有些用户在选型时,误认为只要所选减速机的额定输出扭矩满足工作要求就可以了,其实不然,一是所配电机额定输出扭矩乘上减速比,得到的数值原则上要小于产品样本的相近减速机的额定输出扭矩,二是同时还要考虑其驱动电机的过载能力及实际中所需工作扭矩。理论上,用户所需工作扭矩一定要小于额定输出扭矩的2倍。尤其是有些应用场合必须严格遵守这一准则,这不仅是对减速机里面齿轮的保护,更主要的是避免输出轴就被扭断。这主要是因为,如果设备有问题,减速机的输出轴及其负载被卡住了,这时驱动电机的过载能力依然会使其不断加大出力,进而,可能使输出轴承受的力超过其额定输出扭矩的2倍而扭断行星减速机的输出轴。
3、同样输出轴也有折断或弯曲现象发生,其原因与驱动电机的断轴原因相同。但减速机的出力是驱动电机出力和减速比之积,相对于电机来讲出力更大,故输出轴更易被折断。因此,用户在使用行星减速机时,对其输出端装配同心度的保证也应十分注意。



伺服行星减速机的参数介绍
减速比
输出转速:输入转数
段/级数
行星齿轮的套数。由于一套行星齿轮无法满足较大的传动比,有时需要二套或三套来满足用户对较大传动比的要求,也就是说,减速比越大,段/级数越多,效率越低平均寿命
指减速机在额定负载下,额定输入转数时减速机的连续工作时间。
精度
在高速机械往复运动中到的关键在于尽量减少通过运动产生的角偏差。精度取决于两个值,一个是于加载有关的偏转角,涉及到回程间隙和扭转刚度;另一个是于运动控制有关的偏转角,涉及到同步偏差问题。
回程间隙齿隙
将输出端固定,输入端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使输入端产生额定扭矩+-2%扭矩时,减速机输入端有一个微小的角位移,此角位移就是回程间隙.单位是"分",就是一度的六十分之一.也有人称之为背隙。
额定输出扭矩
指减速机连续长时间工作时可以加载的力矩,条件应满足负载均匀,安全系数大于1.
加速扭矩
指工作周期每小时少于1000次时允许短时间加载.不能超过10000次。
紧急制动扭矩
指减速机输出端所能加载的力矩,这个力矩可在减速机寿命期内加载1000次,不能超过1000次。
空载扭矩
指加载到减速机上的以克服减速机内摩擦力的力矩。
扭矩
指减速机在静态条件或频繁启动条件下所能承受的输出扭矩,通常指峰值负载或启动负载。
实际所需扭矩
所需扭矩取决于应用场合的实际工况,拟选减速机的额定扭矩必须大于这个扭矩。
侧倾扭矩
指轴向力和径向力作用于输出端轴承上径向受力点的力矩。
轴向力
是指平行于轴心的一个力,它的作用点与输出轴端有一定的轴向偏差时,会形成一个额外的弯挠力矩。轴向力超过额定值时,需用联轴节来抵消这种弯挠力。
径向力
指垂直作用于轴向力的一个力,它的作用点与轴端有一定的轴向距离,这个点成一个杠杆点,横向力形成一个弯挠力矩。
轴伸径向载荷
选择减速机的附加依据是输出轴伸出端上的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轴的强度和轴承的承载能力决定了许用轴伸的径向载荷。产品样本中给出的允许值是指在 不利的方向作用在轴伸出端中点的力。当作用力不在中点时,越接近轴肩,允许的径向载荷就越大;相反,作用点离轴肩越远,允许的径向载荷就越小。
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等于减速机的额定输入功率与电机功率的比值。
使用系数
使用系数表现减速机的应用特性,它考虑到减速机的负载类型和每日工作时间。
力矩
减速机的以及电机与减速机的连接(输入轴采用性联轴器要求),都是有力矩要求。建议使用力矩扳手来完成步骤。



一、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机常见问题及其原因
  1.减速机发热和漏油。为了提率,蜗轮减速机一般均采用有色金属蜗轮,蜗杆则采用较硬的钢材。由于是滑动摩擦传动,运行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减速机各零件和密封之间热膨胀产生差异,从而在各配合面形成间隙,润滑油液由于温度的升高变稀,易造成泄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材质的搭配不合理;二是啮合摩擦面表面的质量差;三是润滑油添加量的选择不正确;四是装配质量和使用环境差。

+
20-P2-S2
20-P2-S2
20-P2-S2
20-P2-S2
20-P2-S2